和田玉的顏色非常豐富,有白色、青色、灰色、淺至深綠色、黃色至褐色、墨色等。當和田玉的主要組成礦物為白色透閃石時,和田玉則呈白色。由于和田玉的化學成分中含有Mg,隨著Fe對透閃石分子中Mg的類質同象替代,和田玉可呈深淺不同的綠色,Fe含量越高,和田玉呈現出的綠色越深。當和田玉中的透閃石含細微石墨時則成為墨玉。
新疆和田玉產地:
首先,新疆和田玉產量最大的是且末縣,這里的玉料油脂感強,可以和籽料媲美,顏色較全,多帶有糖色。其次,位于和田東部的若羌所產的黃口料比較有名,顏色以青黃為主,是三大糖色山料礦區之一。
新疆和田和于田地區所產的玉石以白色為主,內部結構好、質地高、油潤度也好,但是于田縣的產量很小。葉城所產的和田玉,主要是肉色和糖色,顏色偏灰,水頭和油潤度不足。最后,是黑山和瑪納斯縣的碧玉,黑山料價值好,但是沒有產量,瑪納斯碧玉產量大,但顏色不夠純正。
新疆和田玉與俄料區別:
一、光澤的對比:
和田玉:油脂光澤明顯,給人一種看著很柔和、很舒服的感覺。
俄料:大部分一般的俄料的光澤偏向蠟狀光澤同樣也略帶瓷性!!好一點的也可出現油脂光澤。
二、顏色的對比:
和田玉:一般的和田玉中會泛青,白度很好的和田玉會在白中泛黃,不過這種很淡的黃色調與俄料的醬色有些區別,和田玉的有點像肥羊的那些脂肪中透出的那種黃色調。
俄料:部分俄料中白里透著很淡的粉紅色,還有大部分帶了淡黃色,是醬色,也就是我們炒菜用的,最新鮮的那種“生秋黃”的那種顏色。這種淡黃色與和田玉中的糖色有小小區別。而且俄料整體色調偏冷,偏僵,可能因所處的緯度高一點,所以才導致色調有偏冷。
三、透明度的對比:
和田玉:透明度為不透明度或微透明。
俄料:其透明度大多數為不透明,這點與和田玉較接近。
四、油份和手感的對比:
和田玉: “凝脂性”絕大部分很強,用手盤的話很容易出油,盤久了感覺玉的表面變得很潤、很油、很有成就感。這種現象的科學解析為:和田玉結構為典型的氈狀交織結構,礦物顆粒非常細小,一般為0.001mm左右,表現在外觀上即為:質地細膩,“油性”強,“飯粒”感弱。
俄料: “凝脂性”不錯,不過用手盤的話,出油比較慢,盤久了總感覺光澤還是那么嗆人,也是就是光澤怎么盤也不柔和,而且給人的感覺還是很強烈。還有,油份總是出不來。 這種現象的科學解析為:俄料由于中細粒斑狀變晶結構的軟玉產出比例大,礦物粒度不均一,因而在外觀上才表現為質地細膩程度不夠,“油性”差,透光觀察粒狀感強(相對和田玉),光澤略帶瓷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