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雕工藝悠久,其因料施藝之工藝日臻合理。歷史上只以小件為主,制品單一,數量有限。隨著工藝的進步,技藝的提高,因料施藝的技能越來越高,作品更豐富多彩。其玉雕形狀、作品大小、色彩合理利用等均為因料施藝而獲得最佳的效果。
玉雕用什么工具拋光的?
1.手拋:用600#---1200#拋光砂紙,先用電動工具安上金剛石鉆頭修飾玉件,再用金剛石什錦銼細致修好。用圓砂紙(由粗砂細砂)進行大面積修磨。用圓布輪抹上拋光膏進行大面積拋光。*用氈磨頭抹上拋光膏進行細部拋光。也可以用橡膠磨頭直接拋光。最后可用1200號砂紙進行手工,再用鉆石粉細拋。
2.機拋:買一個拋光機(300元至500元),一種小型首飾玉器滾桶拋光機。買一些我們飛展磨料磨具的金剛砂320#-8000#,有粗拋到精拋。再買三角珠拋光粒,冷光粉,研磨拋光粉(這些飛展磨料磨具都可以提供)在拋光機里拋一段時間就達到鏡面效果了。
傳統玉雕工藝介紹:
剜臟去綹
臟、綹二者皆是玉雕過程之中的棘手部分,因為完美而沒有雜質的玉料量少且價格不菲,所以在雕刻大件玉器的時候,要盡量將玉料自身的臟、綹剜干凈。但是在雕刻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很多被臟、綹改變玉料的原定結構,若是能同時去掉臟、綹而又使其結構造型趨于合理,才算得上是對匠心二字最好的詮釋。
化瑕為瑜
同樣,毫無瑕疵的玉料少之又少,尤其是玉石從古開采至今,玉石資源已經越來越稀缺了,為了能夠充分利用玉料,便有了“化瑕為瑜”的雕琢工藝。
化瑕為瑜玉雕工藝充分利用了玉料自身的瑕疵部分,還能更使玉器作品生動形象,增添一絲寫實逼真的視覺感受,從而具備了完美玉料所沒有的獨特性。
俏色巧用
俏色巧用是玉雕工藝中不可或缺的技藝之一,因此在玉雕界內被普遍應用。
由于每一塊玉料均有其獨特的紋理與顏色,為作俏色巧用雕刻提供了天然的物質基礎,同時造就了每一件玉器作品的獨一無二、形象逼真、活靈活現等特性,而俏色是否能夠運用得當,對玉器作品的價值影響更甚。
廢料巧用
由于玉石是不可再生資源,廢料巧用工藝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出邊角料的利用價值,使每一塊玉料都能發揮其最大利用率。其實,很多廢料被玉雕師匠心巧妙利用之后,反而能夠變廢為寶,甚至還能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,充分體現了合理利用玉料且珍惜玉石資源的重要性。
玉不琢,不成器。制玉工藝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,以其精湛的技藝流傳至今,成為了獨具韻味的傳統工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