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子是我國的特有的一個傳統建筑,在許多地方都可以見到亭子,古往今來,許多文人墨客在在亭子中留下足跡,我們今天帶領大家認識一下我國古代有名的石亭子建筑。
風波亭,原是南宋時杭州大理寺(最高審判機關)獄中的亭名。公元1142年1月27日 ,在這里留下震驚世人的大陰謀:宋高宗趙構暗旨秦檜和其夫人合謀,誣陷岳飛謀反,因無確切證據,故以著名的“莫須有”的罪名將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岳云、部將張憲在風波亭內被殺害。
湖心亭,杭州西湖之小島上,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,萬歷年間重建。亭為重檐式,黃色琉璃瓦鋪頂,宏麗壯觀,明代張岱在《西湖夢錄》中贊其豐姿:“游人希之如海市蜃樓,煙云吞吐,恐滕王閣、岳陽樓俱無其偉觀也”。如今,這里湖光亭影,游人絡繹不絕,有詩詠道:“百遍清游未擬還,孤亭好在云水間;停闌四面空明里,一面城頭三面山”。
滄浪亭,位于蘇州市城南三元坊 ,北宋詩人蘇舜卿棄官流寓蘇州,買下此舊園,取《孟子》中之句:“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;滄浪之水濁,可以濯我足。”臨水而建“滄浪亭”。
蘭亭,在浙江紹興西南渚山麓,相傳春秋末年越王勾踐種蘭于此,故此得名。永和九年(353年),東晉書圣王羲之邀集名流謝安等41人到此飲酒賦詩,羲之即興寫下聞名于世的《蘭亭集序》,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登峰造極的作品。從此,蘭亭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塊圣地。浙江紹興林蘭亭
醉翁亭,安徽滁縣的瑯琊山麓,為瑯琊寺僧智地所建,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被貶到滁州任太守時,常來亭中飲酒賦詩,撰寫千古名篇《醉翁亭記
讀書時依稀記得,瑯琊山花木掩映,陶醉其中,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,山水之樂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”。安徽滁州醉
陶然亭,在北京右安門內匾額"陶然"二字,系工部郎中江藻遺墨,是清康熙三十四年(1695)工部郎中江藻所建,初名“江亭”,“陶然”二字取唐人白居易詩句“更待菊黃家釀熟,與君一醉一陶然”之意。和醉翁亭、愛晚亭、杭州西湖湖心亭并列為中國四大名亭。此后辟為陶然亭公園,增建水榭、亭臺、石等許多建筑,湖光橋影,游艇蕩漾,令人心醉陶然。
歷下亭,位于山東濟南市大明湖中的小島上,又稱古歷亭。亭前回廊臨水,岸有臨湖閣,中懸清高宗弘歷書寫的“歷下亭”木匾。亭建于北魏,唐代杜甫與北海太守李邕到此聚會,杜甫寫下《陪北海宴歷下亭》詩,遂使此亭聞名遐邇,亭名為乾隆皇帝所題,廳前柱上有郭沫若的楹聯:“楊柳春風萬方極樂,芙蕖秋月一片大明。”
流觴亭,在浙江紹興市西。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于永和九年(353年)春,邀友在蘭亭飲酒賦詩,撰有八篇<蘭亭集序>。唐代文人根據這個傳說建流觴亭。
問月亭,在湖北恩施市。傳說李白曾來恩施游覽,亭名用其"青天有月來幾時,我今停杯一問之"詩意。湖北恩施問月亭
放鶴亭,在杭州西湖的大孤山上,為紀念曾在此種梅養鶴的宋詩人林逋而建造。亭的四周山青水秀,此地梅樹成林,賞梅的好地方。
愛晚亭,湖南長沙岳麓山清風峽口,原名紅葉亭,修建于清乾隆年間,為岳麓書院山長羅典所建。后取唐人杜牧“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”詩句而改名愛晚亭。毛澤東青年時代常到此游覽,現在“愛晚亭”額為毛澤東所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