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主席石雕像,相信大家首先想起來的就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志,從兒時起我們就開始逐步認識他,他的故事、電視以及口口相傳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,提起毛主席,都會立刻想到偉人。
做為當代,毛主席的雕塑絕對有著很高的教育意義和紀念意義。
作為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,毛澤東雕像數量為我國領導人之最。據不完全統計,我國現存有180多尊1980年以前建造的戶外大型毛澤東全身立像。其中最早的一座是1952年在新疆烏魯木齊落成的。改革開放之后,全國也陸續有多座毛澤東雕像落成。
毛澤東雕像落成時間,一般都選在一些特殊紀念日,比如7月1日黨的生日、8月1日建軍節、12月26日毛澤東生日等。
迄今最大的一座毛澤東紀念雕像坐落在長沙橘子洲頭,揭幕于2009年12月26日,毛澤東誕辰116年之際。這座雕像高32米、長83米、寬41米,“32”正好是毛澤東1925年寫《沁園春·長沙》時的歲數,“83”指的是毛澤東享年83歲,“41”指的是1935年遵義會議到1976年去世這41年間,毛澤東成為黨的領導核心。
“文革”十年,是毛澤東雕像的建造高潮,自清華大學于1967年建造后,北京郵電大學、復旦大學、西南大學、湖南大學、山東師范大學、四川大學、浙江大學等高校陸續效仿,至今,全國高校還存有36座毛澤東雕像。
毛澤東雕像的高度特色鮮明,多采用由復旦大學發明出來的“三數模式”:像高7.1米,加上5.16米的底座,分別對應7月1日中共誕生和毛澤東主持起草的“五一六通知”。而7.1加上5.16,正好是12.26,又是毛澤東的誕生日。這套“三數模式”也被許多地方修建毛主席像時仿效。
1993年12月,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之際,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自趕往湖南韶山為雕像揭幕。不同于上述“三數模式”,韶山的毛澤東銅像高6米,基座高4.1米,通高10.1米,象征著“10.1”國慶,以紀念這位新中國的締造者。
|